在當代遊戲產業中 ,「覺醒」(woke)已不再只是社會議題的標籤,而是企業策略與文化選擇的分水嶺。Ubisoft 作為全球知名的遊戲開發商,近年來因其在作品中積極融入多元文化、性別認同與族群代表性,被廣泛認為是「覺醒」的代表之一。然而,這樣的選擇並非沒有代價,尤其在《刺客教條:暗影》(Assassin’s Creed Shadows)中,Ubisoft 的覺醒策略引發了激烈爭議,也暴露了其商業與文化上的風險。
一、Ubisoft 為何被視為「覺醒」代表?
Ubisoft 在近幾年推出的作品中,持續強調包容性與多元性,無論是角色設定、劇情走向,甚至在官方宣傳中都積極展現對社會議題的關注。例如在《刺客教條:暗影》中,選擇以一位非裔武士「彌助」(Yasuke)作為主角之一,並加入非二元性別角色 Ibuki,明顯展現其對族群與性別議題的立場。這種做法雖然獲得部分玩家與評論界的讚賞,但也引來大量質疑,尤其來自亞洲市場與傳統玩家群體,認為 Ubisoft 過度政治化,犧牲了歷史真實性與遊戲本質。
二、《刺客教條:暗影》與彌助的歷史真相
彌助的確是歷史上存在的非裔人物,於 16 世紀隨耶穌會傳教士來到日本,後來被戰國大名織田信長收為近侍。然而,根據史料記載,彌助並未擔任軍事指揮官或重要戰略角色。他的語言能力有限,無法流利使用日語,在當時的日本社會中,這樣的外籍人士通常被視為奇觀或象徵性人物,而非真正參與戰爭決策的武士。
在戰國時代,語言與文化的隔閡使得彌助不可能成為領軍作戰的武士。他或許身形壯碩,具備一定的護衛能力,但在真正的戰場上,缺乏武術訓練與戰術理解,使他難以勝任高階軍事職務。因此,Ubisoft 將其塑造成主角,雖然具有敘事上的創意與象徵意義,但也明顯偏離了歷史現實。
三、漫長的開發週期與高昂成本
《刺客教條:暗影》的開發歷時超過四年,投入資金高達一億歐元以上。這樣的開發週期遠超過一般 AAA 遊戲的標準,顯示 Ubisoft 在技術、敘事與文化顧問方面投入巨大資源。然而,長期開發意味著資源持續消耗,團隊維持成本高昂,若最終銷售未達預期,將對公司財務造成沉重壓力。
此外,長期開發也可能隱含內部問題,例如創意方向不一致、技術瓶頸或市場策略調整。這些因素不僅拖延上市時間,也可能導致產品在推出時已與市場脈動脫節,失去原有競爭力。
四、短期銷售佳,但長期收入未必穩定
《刺客教條:暗影》在上市初期確實取得亮眼成績,成為歐洲年度最暢銷新作之一。然而,這樣的短期成功並不保證長期收益。遊戲的核心敘事與角色設定明顯偏向「覺醒」族群,吸引了特定玩家群體,但也可能疏離了傳統刺客教條粉絲與保守市場。
當核心玩家群體消費完畢後,若無法吸引更廣泛的玩家加入,銷售曲線將迅速下滑。尤其在亞洲市場,對歷史真實性與文化尊重的要求更高,彌助作為主角的設定引發大量批評與抵制,甚至出現要求取消遊戲的請願。這些反應顯示 Ubisoft 的覺醒策略雖然在西方市場獲得掌聲,但在全球市場的接受度仍存在巨大落差。
五、引入外部投資以分散風險
面對高成本與市場不確定性,Ubisoft 選擇與中國科技巨頭騰訊合作,成立新子公司並引入 11.6 億歐元投資。此舉不僅為 Ubisoft 提供資金支持,也讓其能在不完全出售的情況下,分散財務風險與市場壓力。
這項決策並非偶然,而是建立在 Ubisoft 過去幾年遊戲銷售表現持續下滑的現實之上。自《刺客教條:維京紀元》(Valhalla)之後,系列作品如《刺客教條:幻象》(Mirage)雖然回歸經典風格,但銷售表現平平,未能重燃玩家熱情;而《極地戰嚎6》(Far Cry 6)與《虹彩六號:撤離行動》(Rainbow Six Extraction)也未達預期,導致 Ubisoft 的年度營收與淨利持續承壓。更糟的是,《怒海戰記》(Skull & Bones)歷經多次重製與延期,成為資源消耗的象徵,嚴重拖累整體開發效率與品牌信任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《刺客教條:暗影》雖然被視為重振旗鼓的關鍵作品,但其漫長的開發週期與高昂成本也讓 Ubisoft 不敢孤注一擲。引入外部資金,成為其降低風險、穩定現金流的必要手段。
然而,引入外部資金也意味著 Ubisoft 必須在未來的決策中考量投資方的利益與市場導向,可能影響創意自由與品牌定位。這種策略雖然短期內有助於穩定財務,但長期而言,若無法平衡商業與文化價值,仍可能導致品牌稀釋與玩家流失。
六、結語:覺醒的代價
Ubisoft 的「覺醒」策略是一場高風險的文化賭局。它展現了對多元價值的支持與敘事創新的勇氣,但也暴露了在全球市場中,文化敏感度與歷史真實性的重要性。選擇彌助作為主角,雖然具有象徵意義,但在歷史與遊戲性上都存在爭議;漫長的開發週期與高昂成本,使得 Ubisoft 必須依賴外部資金來維持運營;而短期銷售的成功,未必能支撐長期的品牌發展。
「覺醒」不是錯,但它需要代價。Ubisoft 若要在未來持續推動多元敘事,必須更謹慎地平衡文化尊重、玩家期待與商業現實,否則再多的投資與創意,也可能在市場的冷眼中化為泡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